朱由校和朱由檢是什么關系 是兄弟關系, 朱由校,即明熹宗。明朝皇帝(1620年~1627年)。光宗長子,年號天啟。天啟帝有三男二女,無一長成。終無子,遺詔立五弟信王朱由檢為皇帝,即后來的明思宗(崇禎帝1627~1644)。個人不太喜歡他們,明熹宗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明熹宗卻不務正業,重用魏忠賢,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后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至于崇禎帝的勵精圖治也沒起多大作用,僅18年就被闖王李自成給推翻了 為什么朱由校死后由朱由檢即位 明思宗朱由檢(1610-1644),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弟。于公元1622年被冊封為信王。明熹宗(朱由校)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沒有子嗣,朱由檢他受遺命于同月丁巳日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崇禎”。1627-1644在位。在位17年,李自成造反軍攻破北京后自縊,終年34歲,葬于思陵。 朱由校與朱由檢一對兄弟,放在中國歷代皇帝的總系列表中,我看他們還不算壞皇帝,但也好不到那里去,他們更多的是糊涂者,是無能者,面對時代大潮的翻卷,他們自己是無法扭轉局勢,特別是朱由檢這位明朝的最后皇帝,他是欲有所為,而又無能為力。 但是把明朝滅亡的責任全推到他們兄弟身上,也是極不公平的。其實大明王朝,早在他們上臺之前的數十年間、甚至是上百年之前就已經開始有滅亡的跡象,只是各種矛盾還未徹底激化,危機還未真正嚴重到危及他們的根基,張居正的改革還能延緩一下他們王朝的壽命。而到了這兄弟倆上臺之后,矛盾激化了,問題堆成山了,內外危機都如山一樣壓了過來,愛好木工活的朱由校根本不想處理國家大家,任由其胡亂運作,而一度雄心萬丈的朱由檢,盡管有那份變革求新的想法,可他的政治軍事才能與心胸又決定了他終將是一個失敗者滅亡者悲劇的上演者。 歷史是無情的,在特定的時節下,個人是蒼白無力無助的。 |